近年來,寧國市注重用好紅色教育、遠程教育、實踐教育三個平臺,不斷強化黨員政治建設、理論武裝和理想信念教育,引導黨員“傳承紅色基因”“提升學用實效”“筑牢思想之基”,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、指導實踐、推深做實黨員教育。
用好紅色教育平臺,傳承紅色基因。立足寧國市豐富的紅色資源,通過深入挖掘革命先輩光榮事跡,用好特色資源、講好紅色故事,將紅色教育融入“三會一課”“主題黨日”,大力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活動,組織黨員到仙霞盤樟、方塘板橋、梅林紅地烈士墓、港口廉政教育基地等紅色教育基地接受嚴格的黨性教育,把紅色資源作為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、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。重點制作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紅色教材,教育引導全體黨員繼承革命傳統,弘揚革命精神,傳承紅色基因,堅定理想信念。先后創作《星火燎原耀寧國》《紅色芳華》《遠去的背影 永恒的精神》等優秀紅色教育課程;組織優秀共產黨員、優秀黨務工作者、抗美援朝老戰士等組成基層“紅色”宣講隊,走進小區院落、學校企業,用黨員群眾愛聽、想聽的語言講述寧國故事、傳承紅色基因。
用好遠程教育平臺,提升學用實效。健全遠教站點管理規范機制,所有遠教站點統一配發了站點標牌、高清機頂盒等,并達到防火、防盜、防潮、防雷、防塵等“五防”標準;各站點將《寧國市遠程教育終端站點管理制度》張貼上墻,組織開展好遠程教育學用情況調研,每月不定期調研寧國市213遠教站點學用、硬件保障等情況,著力分析摸排結果,評定“好”“一般”“差”三個等次,在年度考核中給予相應加減分,形成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。健全信息發布審查機制,嚴格執行《安徽先鋒網網絡安全管理工作規定》,落實萬村網頁信息發布“三審”制度,層層審核把關,確保萬村網頁內容安全。利用學“寧國市委組織部”微信公眾號、寧國先鋒網等教育平臺,積極探索“互聯網+黨員教育”教學模式,打造“指尖”陣地,先后推出“疫線先鋒”“選調之聲”“兩優一先”等精品欄目,確保黨員教育不間斷、不脫節。依托213個遠教站點抓好黨員教育,嚴格落實“遠教一刻鐘”制度,嚴肅學習紀律,按照“學出效果、用出效益”的目標,采取“遠教+支部”“遠教+基地”“遠教+黨員中心戶”等模式,堅持學用結合、學以致用,促進學用成果轉化;通過開設機關講堂致富課堂、文化課堂等,不斷拓展遠程教育站點服務功能。
用好實踐教育平臺,筑牢思想之基。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,引導黨員在實干中淬煉黨性,促進學習成果轉化。在服務群眾中實踐學,將理論學習與服務群眾相結合,組織廣大黨員開展疫情防控、文明城市創建、防汛抗旱等工作,深入基層、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的“急難愁盼”;創新構建“市委—街道‘大工委’—社區‘大黨委’—小區(網格)黨支部—黨員樓道長—黨員干部聯戶”六級組織治理體系,累計組織147名公安、城管等執法力量和115個市直單位4300余名黨員干部進網格,聯系10萬余戶居民。先后組織200余名黨建工作指導員深入1000余家非公企業,幫助協調解決問題1200余條。在為企優環境中重點學,選派優秀機關干部、重點企業干部開展雙向掛職,打通工作“堵點”,破除阻礙政策落地、影響發展環境的“中梗阻”現象,優化營商環境,為企業做好紓困幫扶工作;向先進地區主動學,圍繞促進培訓成果轉化和運用,積極搭建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相適應的干部實踐鍛煉平臺,每年組織安排40名左右的優秀干部赴滬蘇浙插班學習,加強干部政治歷練、思想淬煉、實踐鍛煉、專業訓練,2022年以來,寧國市深入實施“移山計劃”,建立“山這邊與山那邊”常態化干部交流機制,首批從中溪、梅林、寧墩、仙霞等鄉鎮選派13名優秀年輕干部到毗鄰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、湖州市安吉縣跟班學習,進一步拓寬了黨員教育學習鍛煉渠道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